行业新闻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 错综复杂,铜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近日,10家铜冶炼骨干企业经商讨决定2016年减少精铜产量35万吨,关停亏损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在大力推 行“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扩大铜的应用,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创新产销模式,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
————————————————————————————————————————
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说:“极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显而易见,互联网正是这样的技术,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发展。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
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鹰潭)“互联网+铜产业”发展暨2015年铜交易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铜产业”相关问题进行发言,共同探寻铜产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道路。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育能指出,新常态下铜产业存在着产能过剩风险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增长、交易流通周期链条过长、企业经营风险居高
不下等突出问题。但是,“互联网+”能为铜产业带来新机遇。首先,市场空间将显著扩大。互联网将在整个有色金属行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并带来千
亿级市场空间,铜的需求增长将重新获得动力支撑。其次,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经历信息化、贸易交易阶段后,“互联网+铜产业”的最终形态将表现
为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四流一体”的“生态电商”,届时铜产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环节都将互联网化,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再者,产业资源将
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企业的边界将被打破,在不同企业中合理分配,协同生产,行业结构、产能规模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重组调整后将更加趋于合理。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的在线化、数据化。在线化的数据流动性最强,不会像以往一样仅仅是封闭在某个部门或企业内部。在线数据随
时可以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其价值才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吴育能认为,“互联网+铜产业”融合发展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息化阶段、贸易交易阶段、生态电商阶段。“互联网+铜产业”融合发展的起步时间较钢铁、粮食等其他大宗商品更晚,尽管目前业态已
初见端倪,但仍然处于相对早期的信息化和贸易交易阶段。从“互联网+大宗商品”发展历程以及“互联网+铜产业”发展状况来看,“互联网+铜产业”贸易交易
阶段的运营模式以信息交流平台模式和电子交易平台模式为主。
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杨斌认为,“互联网+铜产业”在实施过程中应提高交易撮合、仓储物流、金融服务、支付结算、大数据中心、风险管理、开放生态、智能制造、协同创新、智力支撑十大能力。
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
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吴育能表示,“互联网+铜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是重塑贸易交易模式,极大释放提升市场效率。
“互联网+铜产业”深度融合将有效消除铜产品产业链中的信息不对称环节,铜生产商与铜终端消费者直接交易,大幅压缩存货周期天数,降低财务成本,真正做到
让利于下游企业和终端用户。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有效防范交易贸易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下铜产品的贸易交易,可以采用第三方支付模式,电商平
台、交易会员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分工协同,融资渠道更加方便,交易更加安全高效,大幅降低交易参与者的信用风险。三是创新现货交易模式,逐步主导国内铜产品
定价权。“互联网+铜”实现将铜产品终端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直接对接,有助于形成忠实反映市场需求的合理价格。随着铜产品交易品种及交易量的不断增
加,未来国内铜产品的定价权将有望逐步从国外转向国内。
《意见》中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而对于本行业来说,积极推进“互联网+铜产业”为促进铜产业转型升级搭建了良好平台。这是一条必经且光明的道路。(文章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